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发布AI海洋大模型“瞰海”
中新网厦门11月6日电 (记者 阮煜琳)6日,瞰海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在厦门发布“端到端人工智能海洋大模型‘瞰海’”。卫星这是海洋海洋我国首个“遥感—重构—预测”全链路人工智能海洋大模型。
“瞰海”大模型将卫星遥感所获取的应用准实时海面二维环境要素信息,通过人工智能模型在空间与时间上分别进行了拓展推演,中心能够生成未来10天的发布海表和海面以下约600米的温度、盐度、大模密度和流场等海洋环境预测产品。瞰海该贯通了从海表到水下、卫星从现状到未来的海洋海洋时空维度,可实现对海洋环境的应用深度透视与前瞻预测。
2022年起,中心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兴伟领衔的发布研究团队,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的大模支持下,基于我国自主海洋卫星以及国际海洋卫星观测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,瞰海开展了端到端海洋大模型的攻关工作,在遥感数据融合、三维海洋要素重构,以及端到端海洋大模型构建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。
目前已完成“瞰海”大模型的研发与业务化部署,形成从卫星观测到海洋环境预测的端到端计算范式,充分发挥卫星高频率观测的优势,构建快速滚动预测的新业态。
据悉,气象或海洋防灾减灾业务包含两个端点:一端是观测,即大气或海洋当前状态;另一端是预测,即未来大气或海洋的状态。从观测端出发,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直接推算出未来的情况,也就是预测端,被称为端到端模型。
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负责人介绍,目前,海洋观测数据量中占比最高的便是卫星遥感数据。历经二十多年的发展,我国海洋卫星已成为全球对地观测业务卫星序列的重要成员,建成了三个系列海洋卫星组网观测:海洋水色卫星实现三星组网;海洋动力卫星实现五星组网;海洋监视监测卫星实现三星组网,为发展世界领先的海洋端到端大模型奠定基础。(完)
(责任编辑:焦点)
- 国内外代表共商水果产业发展新机遇 广西水果圈粉外商
- 债市“科技板”落地半年 发行规模达1.38万亿元
- 外媒:进博会化身创新舞台 中国从供应全球向赋能全球转变
- 外媒:进博会化身创新舞台 中国从供应全球向赋能全球转变
- 未来三天可能出现地磁暴!有哪些影响?
- (粤港澳全运会)澳门队主场夺空手道男子业余组团体型金牌
- 深化与东盟合作 广西南宁智慧农业加速“走出去”
- 首个、首座、首次!本周,中国硬核实力再刷屏
- 社院青年来谈“新”丨《草原共绘同心圆》——内蒙古社会主义学院
- 台湾各界人士座谈 呼吁在坚持“九二共识”基础上恢复两岸协商
- 年轻人消费回归理性 “双11”如何接招
- 通河松花江特大桥防撞设施安装工作圆满完成
- 康熙亲爹另有其人?专家:没有证据,努尔哈赤、康熙、雍正都是相同父系
- 2025世界互联网大会观察:打造智慧参会新标杆
